很多媽媽對寶寶便秘有誤解,認為便便的次數減少,或間隔周期變長就是便秘。
而事實上,很多寶寶剛剛添加輔食時排便不規律都是正常的。
寶寶添加輔食后,飲食由液體變為固體或半固體,這樣一來寶寶的腸胃需要一個更繁瑣的消化過程,便便形狀和頻率也會跟著發生改變。
形狀從原來的比較稀的液體狀變成了軟爛的固體狀,次數也明顯的比以前減少了許多,這都是正常的表現。
當寶寶排便時小臉憋的通紅,排便時間較長,便便整體或前端干黑,每次排便時都哭鬧,那說明寶寶可能發生了便秘的情況。
可能導致便秘的原因
1、對輔食不耐受
其實,寶寶添加輔食后會便秘的最大原因就是對輔食的不耐受。
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比較若,適應能力也沒有成年人那么好,一次性添加太多種類的食物,就會讓寶寶便秘。
新手媽媽們要記得,給寶寶添加輔食要遵從一個原則,那就是一樣一樣的加,每次只添一種。
這不僅給了寶寶腸胃接受適應的時間,還可以記錄下寶寶是否對某種食物過敏,是否愛吃。
2、一些物質攝入不夠
膳食纖維:膳食纖維存在于一些菌類、豆類、水果、蔬菜當中。
(比如:蘑菇、豌豆、以及獼猴桃、火龍果、草莓等帶籽的水果)
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,如果攝入量不足就會讓寶寶腸道蠕動速度變慢,排便困難。
脂肪:脂肪存在于肉類、奶制品、雞蛋堅果等食物中。
在寶寶吃母乳或配方奶時可以獲得豐富的脂肪,如果寶寶添加輔食后作為主餐,而奶的補充量不足,就會缺乏脂肪,造成便秘的情況。
寶寶斷奶后,往往以饅頭、面條、米飯作為主食,這時候就要補充我們上面說的那些含脂肪的食品,保證脂肪的攝入。